网络安全运营与管理是指通过制度、流程、技术手段,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持续监测、预警、防护、响应和恢复,以确保系统、网络和数据的机密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。它是网络安全从“静态防御”向“动态响应”转变的重要体现,是将网络安全纳入日常运行管理、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。
1. 安全策略与制度建设
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、操作规范、访问控制策略等
明确安全责任人、安全等级与合规要求
符合ISO27001、等级保护等标准规范
2. 安全运营中心(SOC)
通过统一平台(SIEM)对网络、主机、应用日志进行集中监控
实时检测安全事件,如DDoS攻击、恶意软件传播、入侵行为等
自动化联动防御与人工响应结合
3. 威胁检测与事件响应
使用IDS/IPS、防病毒、防火墙、行为分析等工具识别异常行为
建立应急响应流程(如CSIRT小组)快速处置安全事件
溯源调查、补丁修复与日志归档
4. 资产与漏洞管理
全面梳理企业IT资产,包括主机、服务器、系统与应用
定期进行漏洞扫描、补丁管理
评估风险等级,形成整改闭环
5. 数据安全与访问控制
数据加密、数据脱敏、备份与恢复策略
多因素认证、最小权限原则
防止内部人员违规访问或外部恶意入侵
6. 安全意识培训与审计
定期对员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教育
进行钓鱼邮件测试、社工演练
审计系统操作与访问行为,预防人为风险